陳子正所傳弟子遍及塞北江南,享有盛名者也不計其數,其中便有一位人稱“神瘸子”的郭成堯。
郭成堯,號述堂,黑龍江省拜泉縣人,生于1895年,1915年考入黑龍江省立第一中學,適逢陳子正在該校執教。郭成堯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武術,此時一見,直如發現一個神奇的世界,愛之欲狂。從此便拜陳子正為師學習鷹手拳術。他習武如同乃師,近乎于癡,甚至在會客訪友之時,也常常是一邊談話,一邊比畫拳路,同學們都譏諷他是瘋子。然而他不以為然,依然故我。
郭成堯自幼落有殘疾,右腿微跛。陳子正喜他身殘志堅,遂傾囊相授。然而在學習散打過程中,他卻明顯地暴露出腿跛的弱點。那條殘疾右腿,不是被踢中就是被別住,進退不得,騰挪不開。郭成堯決心征服這條病腿,一入冬,他便將練拳地點改在冰上,苦練腿力。數月之后,這條跛腿竟也運用自如了。與陳師對打時,竟也能從容應付。這使陳子正及眾同學刮目相看。
他的刻苦還不止于此。他為了練兩只手的抓力和穿掌功夫,特在一口大水缸中攪拌半缸膠泥,每日插掌、抓泥數百次。天長日久,水蒸發,他照練不誤,掌力、抓力與日俱增。功成之后,竟能雙手將缸中板結的膠泥整塊抓出。他的臂力也超過常人。有一次人前獻藝,讓一輛載重兩千斤的鐵轱轆車由其前臂軋過,骨肉毫無損傷。時人見他功力如此深厚,皆呼之為“神瘸子”。
郭成堯中學畢業留校,代替陳子正在本校教授武術。任教三年后,決意辭職,好進一步探求武術的奧秘。他特邀同門摯友由述孔共同切磋武功。
1925年,他來到北京,前往北平體育研究社學拳。北平體育研究社是武術家許禹生出于強種救國、普及武術的目的于1912年在北京(當時稱北平)創辦的,該社延聘各路武術名家,群雄畢集,流派兼容,聚首一堂研究武術。數年后,該社組織吳鑒泉、楊少侯、孫祿堂、劉恩綬等人開辦講習,名曰北平體育講習所,招收北平市各大中學體育教員近百名。由于學員成績斐然,深得北京大學蔡元培校長嘉許,特提請教育部撥給新址,通令各省選派學員,到北平訓練,為期兩年,畢業后返回各省擔任武術教員。郭成堯就是在這個時期來到北京的。
按照體育講習所的定例,社長要親自測試新學員的功夫。郭成堯正是“會家不忙”,一路拳后,使社長大為贊賞,當即請全體教師,請郭成堯再次表演,結果得到大家的高度評價,于是,講習所決定聘他為教師。1929年后,又任命他為內二區國術館的館長。
郭成堯在任教的同時考入了民國大學法律系。在校學習期間,他兼任該校武術教師。畢業后先后在師范男校、師范女校、體育?茖W校教授國文兼武術。
郭成堯精于技擊。在黑龍江省立一中任教時就曾與清末某將軍之后勃某相較。勃某一直稱雄于哈爾濱武林,身高力大,傲慢無禮,竟出重手,結果為“初生牛犢”郭成堯所敗。
1928年,郭成堯報名參加南京中央國術館首屆國術考試。在北京區預賽中,他與萬籟聲并列第一。在南京國考當中,與江蘇某拳魁有惡戰,酣斗半小時,擊敗對手八次,成為一時的新聞。
郭成堯不僅精于拳術技擊,還精于劍術技擊。一次,一位上海武林劍客慕名來訪。此人劍舞龍蛇,招似流星,寬袍大袖也隨之飄舞,真是道骨仙風,享有“劍仙”之雅號,可與郭成堯的竹劍相較,竟連續被郭擊落手中之劍。“劍仙”心悅誠服地與郭成堯結為至交,切磋劍藝。
郭成堯對武術史很有研究,在北平體育講習所任教期間,他撰寫《拳術之歷史》言簡意賅,頗有見地。收錄到《國術摘要》一書中。郭成堯是大學畢業生,專攻文科法律,可終生卻以授武為天職,在舊社會也為一奇人。
郭成堯有如乃師陳子正,是一位胸裝天下事、憂國又憂民的武術家。他練武術的主旨就是為了強國強身,使中華武術發揚光大。為此,在他20多歲時,便與師兄弟由述孔、王斌震、曲已新、崔瑞吉等共同編寫出了《鷹手拳譜》一書。后又與由述孔博采“岳氏散手”、“通臂”、“太極”、“八極”等拳種的精華創編了“岳氏八翻手”。此后又創編了崩抖力極強、氣魄雄偉的“龍拳”及“斷魂劍”。“九一八”事變后,面對日寇對東三省的侵略,他義憤填膺,不甘心做有家不能回的流亡者,滿腔民族義憤全部灌輸到武術之中。他創編一路“驚日劍”以示戰勝日寇的決心。這路劍法特別為東北籍人喜愛,競相學習演練,以之鼓舞斗志。
郭成堯為了表示對國民黨不抵抗政策的不滿,誓不與國民黨合作。時有東北軍萬福麟為與郭成堯結好,花三千大洋購一豪宅相贈,他避而不見。桂系將領白崇禧多次函電請他去該部任職,后又電請其長子郭憲亞去該部任職,他均不為之所動。國民黨北平組織邀其加入,竟也被他一口回絕。而他傳武著述,時時處處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愫,抗日思想,渴望著打回老家去。這一時期,他在《鷹手拳譜總論》中,歷數我國民族英雄事跡,期盼著有岳飛一樣的民族英雄出現,領導人民驅逐韃虜,憂國憂民之心躍然紙上?上麤]有看到抗日勝利的一天,1941年7月不幸與世長辭,終年僅46歲。
郭成堯武德高尚,一生未曾與人因私而斗,一生熱心照顧武林落魄朋友。凡有前來求助者,無論相識與否,或為其謀職,或為其籌資,就是典當衣物也要相助,而他對功名利祿卻很淡漠。他耿直謙虛、任俠仗義、高風亮節、憂國憂民的品質深受武林同仁的敬仰。
郭成堯的武技后繼有人,其長子郭憲亞,次子郭憲和,均是武林高手、“鷹爪翻子”名家,這也足以慰藉郭成堯的在天之靈了。郭憲和先生是當今北京鷹爪翻子名家,傳人無數。他還是著名的骨傷科醫生,曾任北京護國寺中醫醫院骨科主任,懸壺濟世、醫術高明,為人敬仰。